黑茶农业网 —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!

野生中华鲟“阴盛阳衰”无法繁殖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23-09-08 21:25:48标签: 中华鲟 中华鲟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:黑茶农业网 > 渔业 > 手机阅读

中华鲟

上游放流的中华鲟游入南京,看到鱼身有T型标记请报告

4月12日,3000余尾中华鲟再次在湖北宜昌放流,开始了“长江之旅”。其中61尾和去年一样被植入仪器一路“跟踪”。与此同时,设在南京江边的声呐接收装置正在静静“等候”上游游来的中华鲟,记者昨天获悉,24日早上10时许,长江南京段监测到第一条中华鲟抵达南京,目前已经有16条中华鲟纷纷到来,而中华鲟经过南京的过程将持续15-20天。

3年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

目前,宜昌是中华鲟唯一自然产卵场。正常产卵时,每条雌鲟的产卵数量可达30万-120万粒,专家统计,每100万粒卵里,只有3粒能够真正长成鱼。根据监测,自从2012年12月份监测考察就没有发现鱼腹中有卵了,但当年用鱼探仪监测到中华鲟产卵。而到了2013年10月至12月,一无所获。

记者了解到,自然环境里繁殖的“停止”令中华鲟野生种群濒临灭绝,希望只能寄托在放流的这些鱼身上。记者获悉,科学家追踪中华鲟游动轨迹靠“标记”,一般以植入鱼体体内或体外标志为主。为此,每尾放流中华鲟均进行体内体外“复合标志”,有雷达标志还有骨板标,特别是打在骨板上的电子芯片如同“身份证”。

2014年,相关机构对中华鲟进行了声呐追踪,在18尾中华鲟体内植入了声呐标记,来自最后一个监测站点——江苏江阴的数据显示,最终有2尾中华鲟突出重围,抵达长江口。而今年放流时仍采用“声呐标记”。沿途的武汉、铜陵、南京、江阴和靖江等9个长江断面都布设了声呐接收器,科学家将以此为基础,将中华鲟奔向大海的洄游路线图绘制出来。

南京去年7举报都是“杂交鲟”

据每年长江口监测的数据来看,人工放流的中华鲟占野生比率不到4%,人工繁育的中华鲟虽然起到保种作用,但对中华鲟自然种群的恢复来说如同“杯水车薪”。

“人类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仍然是中华鲟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。”南京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南京只是中华鲟的洄游通道,多年来,南京已经难觅野生中华鲟的踪迹。而南京去年接报了7起关于中华鲟的市民举报,但经过专家认证后,发现这些所谓的“中华鲟”都是杂交鲟。据悉,鲟鱼共有27种类型,市面上所称的中华鲟,多是不同种类的鲟鱼之间杂交养殖而成,样子和中华鲟相似,食用合法。有的商家为了多赚钱,号称是野生中华鲟进行销售。记者了解到,鲟鱼共有27种类型,市面上所称的中华鲟,多是不同种类的鲟鱼之间杂交养殖而成,样子和中华鲟相似,食用合法。有的商家为了多赚钱,号称是野生中华鲟进行销售。

据悉,最近如果你在长江捕鱼时发现身上有T型标记并有编号的中华鲟,请及时按照上面的电话及联系方式报告,这将利于放流后误捕误伤的信息反馈。

中华鲟“阴盛阳衰”无法繁殖

据悉,此次放流的3000尾小鲟,主要是2011年和2013年出生的人工二代。既然已经实现中华鲟人工繁殖,是不是只需要保护野生中华鲟呢? “目前,暂时没有法律规定中华鲟养殖几代之后可以食用。”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处于极危状态,禁止捕捞和食用。而且人工培育的中华鲟并不多。国内只有两三家科研机构能实现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培育。

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的最新分析报告显示,每10年中华鲟资源量衰减50%以上。中华鲟繁殖群体种群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,雌雄性比增大有时达到10:1,这意味着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鱼无法完成生殖。而从遗传学角度上来看,物种衰退直至灭绝的趋势被拟为旋涡效应:越接近漩涡中心灭绝的速度越快。因此,大约14年后这些放流的中华鲟能否“重回长江”?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。

上一篇冠陇鲻鱼

下一篇:很抱歉没有了

渔业本月排行